东北之宝靰鞡草

2014-07-03来源 : 互联网

要说靰鞡草,必先说靰鞡。什么是靰鞡呢?简单说就是一双鞋。一双**有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皮鞋。

靰鞡又写作“乌拉”,其名称来自满语对皮靴称谓的音译,是一种东北人冬天穿的“土皮鞋”。东北话往往把靰鞡的后一个字读成“噜”或“喽”的音。

制作靰鞡的原料多是用黄牛皮,也有用马皮或猪皮的,但那都属于低档货。一般选择以脊背部位的皮子为*好。其制法是把熟好的皮子用谷草烟熏成杏黄色,然后剪切下来一块,用鞋楦子做模具,再把边缘向内翻卷,由于一只鞋子是用一整块皮子做的,所以,鞋的头部要拿成八至十道“包子褶”才能形成鞋的前部的形状。然后,再用一块近似三角形的皮子做“鞋舌头”以固定住那拿好的“包子褶”。这“包子褶”就是这靰鞡“注册商标”。东北有句歇后语:穿靰鞡迈门槛,“先进者(褶)”。是的,一定是先进褶。呵呵!由于这种鞋穿时里面要絮靰鞡草,所以,它与其他鞋相比就又长又宽,只分大、中、小三号,没有现在的鞋的具体尺码的 “鞋号”。

买来的靰鞡还不能马上就穿,还需再进行加工一下才能穿。*先是装“皮耳子”,即穿带的皮环,用不到半寸宽的皮条做成,缝在鞋帮两侧,每只鞋缝三对或者四对;其次是配靰鞡带,一般用筷子头粗细的麻绳或皮绳,长三米左右。此外,还需准备两块正方形的包脚布和靰鞡靿。就是用双层家织布或“白花旗布”缝制的里面絮有棉花的一尺多长护腿。有的还在上面绣上花纹图案。有了这几种“配件”,再絮上靰鞡草就可以穿用了。

《辞海》曰:乌拉草亦称“靰鞡草”,莎草科,多年生灰绿色**,紧密丛生。产于我国东北,为“关东三宝” 之一。纤维坚韧耐久,为制造鞋、草褥、人造棉、纤维板等的良好材料。《长白汇征录》:乌拉草,蓬勃丛生,高二三尺 ,有筋无节,异常绵软,凡穿乌拉鞋等,将草锤熟垫藉其内,冬夏温凉得当……;

其实,靰鞡草并非单单是一种草,具体有塔头草、羊胡子草等几种,在沼泽地里长靰鞡草的多年的草根子叫塔头墩子。无论是哪种靰鞡草共同的特点都是茎叶细长,干燥后柔软、韧性强,主要是**保暖。表面看,乌拉草样子很普通,茎叶细长,绿色,一簇簇丛生,花穗绿褐色。但是,数**来,这种普通的小草,与长白山区的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成为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每到秋季,人们便到山上去割乌拉草,晒干存放,冬天时絮到鞋里,避免脚生冻疮。

中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低可达摄氏零下四、五十度,一般的棉鞋难以御寒。旧时东北人用皮革缝制、内絮捶软的乌拉草作防寒鞋,是北方贫民心爱的“草履”。乌拉又写作“靰鞡”、“兀剌”,其名称来自满语对皮靴称谓的音译,是一种东北人冬天穿的“土皮鞋”。将原植物茎叶锤打后放入毡靴中,透气防潮,能御寒,昔称“关东三宝”之一。乌拉草在使用之前,还要用木棒捶打,打柔软以后不伤脚。 东北地区野生的草,形状类似乌拉草的很多,但惟有乌拉草的保暖性能*好。这种靰鞡鞋是满族男子穿的极有特色的一种鞋,多用动物皮革缝制而成,形状为前尖后圆,方口,前脸上纳褶,鞋帮贯以6个鞋耳,鞋口近脚处垫上衬布,鞋跟上端安有三寸长的细皮条,绳捆外面起固定作用。东北一大怪称:“百褶皮鞋脚上踹”即指这种靰鞡鞋。后来靰鞡鞋多为一些下层满族人穿用,今天更是难得一见了,已成为一种历史记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