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道上飞机频繁起降,候机大厅里人潮涌动。新年伊始,哈尔滨机场的客流与严寒天气形成强烈反差——气温越低,客流越大。
从1979年机场建成投用到1993年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次跻身全国大机场行列,哈尔滨机场用了14年;再到2003年的200万人次,又整整用去了10年;随后,机场客流便呈几何式增长:2009年达600万人次,到2013年完成其34年通航史上的惊人一跃——客流飙升至1000万人次,成为全国第23个“***”机场。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更是达到了1200余万人次。
一路向北 冷资源引来如云客
一个显而易见的规律是,机场人流如潮时,常常是冰城旅游**季。
在哈尔滨机场客流量的蹿升历程中,冰城旅游经济功不可没。
1月5日,伴随着第31届中国·哈尔滨**冰雪节、第16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幕,冰城哈尔滨成为国内**可与海南分庭抗礼的旅游热土,也使哈尔滨机场成为目前国内*繁忙的机场之一。
来自哈尔滨机场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16日,哈尔滨机场共起降航班4574架次,同比增长14.6%,旅客吞吐量达597579人次,同比增长15.1%。而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哈尔滨机场旅游客流增长近40%,尤其在冬季旅游比较热的**季度,旅游客流增**达78%。
面对如云的客流,各家航空公司也开始逐鹿冰城。去年,四川航空哈尔滨运行基地成立,运力投放增至8架;深航哈尔滨基地过夜飞机达到8架。目前,哈尔滨太平**机场过夜飞机达到40架。共有国航、南航、东航、深航、韩国韩亚等31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哈尔滨太平**机场投入运营,开通国内、**航线157条,通航城市80个。一个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国内重要城市,连接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欧洲、美洲主要国家的空中交通网络已经织就。
从鲜有游客问津,到*具一格地为城市打上“冰雪”标签;从“冰城只有冰雪游”,到在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上榜并获“冰城夏都”美誉;从“冬夏热春秋淡”式的旅游季节起伏,再到如今唱响“四季歌”……与冰雪共生的哈尔滨,如今不仅锻造出闻名于世的冰雪名城,而且成功抗拒了冰雪消融对旅游的不利影响,成为拥有“春季活力世界、夏季清凉世界、秋季多彩世界、冬季冰雪世界”的全天候旅游热点城市,引来如云的五洲宾客。
会展聚力 软实力织就新空港
去年,由哈洽会升级而来的*届中俄博览会,让哈尔滨人再一次见识到***大型展会惊人的影响力。
展会之前,飞往北京的航班机票*低售价仅为几百元,到上海机票折扣甚至低至三折,然而随着中俄博览会到来,飞往北京、西安、济南的机票不但折扣全无,而且一票难求。相对“宽松”的飞往大连、上海、广州等方面的机票,其折扣*低也仅有八折。
随着“中俄博览会”大幕开启,哈尔滨机场迎来客流高峰,据统计,去年6月29日,哈尔滨机场起降航班269架次,运送旅客3.6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
来自主办方的统计数据显示,为期5天的*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暨第25届哈洽会,共有来自世界五大洲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名国外客商参会,其中俄罗斯近5000名,展会期间入场总人数超过28万人次。
接二连三的会展活动,让哈尔滨会展中心使用率越来越高。孕婴展、牧博会、旅博会、糖酒会、车博会、寒博会、农博会……去年,会展场馆出现了淡季不淡、一馆难求的局面,“‘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展’是这里的常态。”哈尔滨**会展中心一位负责人说。
一面是国内大规模巡回性展会争相涌入,一面是“中俄博览会”、“冰洽会”、“韩国周”、“哈夏音乐会”、“啤酒节”等领跑自办展会,哈尔滨会展业呈现越来越强劲的发展态势,一座会展型城市的雏形已经形成。“尽管未曾对每一个展会期间的客流进行精确统计,但每逢展会哈尔滨人气大旺,飞行流量快速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省机场集团总经理孙春京表示。
业内预言,由哈尔滨机场折射出的哈尔滨城市活力、实力、魅力,将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愈加凸显。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