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扣大棚

2015-02-04来源 : 互联网

寒冬岁尾,林甸镇**村的老百姓都在自家炕头上细数一年的收获,手上数着红艳艳的钞票,嘴上感谢着大学生村官徐晓辉。

徐晓辉家住大同区八井子乡,2011年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之后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作为一名80后大学生村官,我要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积极配合**完成好各项村务工作。”采访那天,徐晓辉这样说。

八井子乡是名副其实的棚室之乡,徐晓辉的家里也搞棚室种植。上任之初,他就打算将自己掌握的棚室种植经验贡献给**村。

2011年10月到任时,徐晓辉向村委会说了自己的想法。他**建了**栋大棚后,村委会制定了发展棚室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发展思路。

“咱们**村一直靠种大田为生,整大棚能**吗?”刚开始,有村民提出了质疑。

“不试试,永远不会成功。”徐晓辉苦口婆心地做村民的工作。

语言苍白无力,行动见证**。2012年初,在徐晓辉和村委会**班子的共同努力下,一栋栋棚室犹如雨后春笋般挺立在**村。同年,“绿洁棚室生产合作社”应运而生。

合作社有社员25人,采摘占地145亩,建设棚室101栋,其中温室14栋,大棚87栋。餐饮、摄影、采摘、农家体验等11项综合旅游服务也陆续开展。采摘园还建设了两处地下储藏窖,贮量380立方米,可储存提子10000公斤,达到反季销售增收的目的。

徐晓辉从辽宁省朝阳市引进红提、夏黑、无核白3个**葡萄品种。累累硕果挂满枝头,丝丝笑意尽堆村民眼角。每栋棚室产提子7000斤,每斤售价15元,一栋提子可实现纯收入8.5万元。

“种大苞米一年到头也就纯剩两万,大棚能让人发家致富啊。”拥有3栋棚室的村民王力刚尝到了甜头。

聪明的人善于发现商机。村民王喜双就近开起了农家乐特色饭店,游客来采摘观光的同时,吃吃林甸特色美味,到农家炕上伸伸懒腰,享受又惬意。

“晓辉是一个很有思想和能力的80后,他提议搞大棚是为了帮老百姓鼓腰包,我们都十分赞同。起初他压力很大,每天清晨5点多就骑着电动车去大棚里转一圈,然后才回村委会上班。一次次回八井子取种植经,村民都十分感谢他。”**村村支书贺宝贵对徐晓辉赞不绝口。

如今,**村棚室发展得如*如荼,群众积极性高涨,越来越多的村民提出了加入合作社的想法。

据统计,合作社成立以来,共安置村里劳动力330人,社员累计创收300余万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9600元增长到现在的11700元。户均年增收近万元,增长部分就来自棚室。

“来到这个村,就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想实现自身价值,可我更想做村民致富路上的助推器。看到一栋栋大棚开花结果,我的心里也特别美。”徐晓辉对记者说。

看,徐晓辉又在带领村民研究致富道儿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