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唐代陆羽的《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也就是说,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祖先就已经开始将茶作为饮品了。尽管神农氏**茶饮也许仅仅是一个传说,但是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却是不争的事实,至少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茶就已经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茶类品种繁多,基本上可分为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红茶、黑茶。普洱茶归类为黑茶,是中国**名茶之一,因产地归属云南普洱市故得名。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粗壮肥大,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特,有减肥、美容、降血糖、降脂、暖胃之功效。日前,投融界专访了云南某茶厂茶叶加工项目的创始人张可明。
结合当地优势,不安现状自主创业
出生于1961年的张可明,是少数族裔拉祜族人,1978年应征入伍,凭着不断努力和进取的精神,担任西双版纳边防支队**处主任、支队副政委,2006年部队退役****。他告诉投融界记者:“退役后,每个月有一万左右的收入,按理说可以在家休息,但人各有志,看到别人卖小菜开始创业也事业有成,就想做点事情。刚好当时有个朋友创办企业,让自己去帮忙做管理,就进入了这个行业,后来朋友出了事,资金不到位,眼看自己投的资金就要赔下去了,只能想各种办法,用了一年的时间一个人撑了起来,然后做到了现在”。
勐海沱茶厂成立于2007年4月,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州勐海县工业园区,是******企业。公司占地面积63亩(**30.58亩),自有生产厂房(精制茶生产车间)19686.28平方米。茶厂精选**云南大叶种生态普洱茶为原料,主要生产加工普洱茶、砖、饼、沱,以及研发生产现代普洱速溶茶晶。
创业至今,10年的时间让张可明对茶有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了解。他介绍,勐海县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和中国产茶*早之地,该地终年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所产茶叶是纯绿色茶饮。由于气候的温度、湿度非常适合茶叶的加工,全县就有200多个加工厂。他说,制茶和酿酒是一样的,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气候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口感,就像贵州茅台,合适的地方才能成就精品。
研发新型产品,七项**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是中国人的一项传统生活习俗,尤其是藏族人,由于地理气候的原因,酥油茶是生活的必需品,其原料之一就是茶叶。张可明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培养饮茶的习惯和能力,并且未来品牌茶叶市场份额将会提升,茶叶品牌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项目从勐海、澜沧、临沧、普洱等几个茶叶产区的茶叶合作社收购普洱茶毛料,通过技术加工,然后批发零售销往各个地区。目前,加工产品主要有两大品类:年产200吨的茶晶(速溶茶)以及年产5000吨的紧压茶“砖茶”。
张可明透露,茶晶这个产品是六年前自己委托上海张江高新区博士后研发的,品牌公司已经注册,其原理就像熬排骨一样,把排骨肉质和汤水熬出来以后,把骨头捞掉,然后熬成膏,干燥制成颗粒,要喝的时候只要放水一泡就可以了。“砖茶”则利用修剪废弃茶自然堆干后含有的水分进行压制,整个过程不需要煤和水,打破传统压制方法,节约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茶厂拥有各类杰出的企业管理经营专业人才、茶叶**,2013年8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了企业申请的七项**,发证书三项,并且茶厂向国家工商注册局先后完成了七个注册商标。根据2016年的资产评估,现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无形资产6000万元,茶叶库存5000万元,合计1.6亿元。
“能喝的古董”,长线经营提高品质
普洱茶品质*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是“能喝的古董”,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使其与“茶贵新、酒贵陈”的传统特点背道而驰。普洱茶可以在空气中持续发酵,存放越久茶香越醇,品质越来越佳,百年珍品,价比黄金。
因此,张可明制定了“保证存货、以货促销”的经营模式,他表示,普洱茶*起码要存三年,价格会不断增长,比如如果现在20元的话,那3年后就可以卖到100元,甚至200元,这还是按正常的市场价格来算,不考虑有炒作的因素。
为了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张可明计划以股权或债权融资的方式筹集3.2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存货、市场营销和流动资金。据了解,融入资金用于5年规划,由于普洱的特性以及互联网时代去中间化环节,要提高产品品质,占据品牌市场,需要较多的资金保证存货以及经营流动性。
张可明坦言,面对现在的市场,如果不扩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创新模式,那么就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会慢慢被淘汰掉。他说,项目正式运营之后,保守的估计回报率在24%左右,希望能与诚信、务实、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投资人达成合作!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