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殿权名不见经传的富豪

2013-03-27来源 : 互联网

  其实,宋殿权走过的路与许多年轻民营企业家相同:仕途受挫,奋而下海;身兼数职,既是推销员又是总经理;一个机遇成就了**事业”。  1987年,宋殿权抬了5万元*,在哈工大后身河沟街附近一间破旧的老屋子里,创建了自己的**块阵地哈尔滨光宇电池厂,一个近似于手工业作坊的企业,生产铅酸电池。  当时的境况是他刚刚辞职离开原单位,辞职的理由是他被工人们民选选为负责人,但在上级**决策层却意外落选。在1987年,哪出了个万元户还是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5万元外债,这**是一个可以“压死人”的数字。而科班大学生**抛弃公职,做个体户,同样是个不小的新闻。  宋殿权的大学同学、哈工大应用化学系系主任姜兆华对于宋殿权做“手工业作坊主”的一幕同样记忆犹新。他说那间小厂给他的感觉是里里外外只有宋殿权一个明白人。测量电池性能时,操作工对于正负极都搞不大清楚。  穿上劳动布衣裤就是“装卸工”,汗流浃背装货,卸货;换下劳动布衣裤就是推销员,背着沉重的、塞满了产品的麻袋“铺货”、“扫街”;扎上领带,穿上西装才是经理。这就是宋殿权当时的处境。  这一切是自宋殿权掌握了****的通讯用电池换代性产品阀控铅酸式蓄电池生产技术后发生转机的。  能够成为**的宠儿,宋殿权得益于三个方面:  一是他所在的哈工大电化学专业当时就已于****技术接轨。  二是他在校时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毕业后一直做电池,不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实践水平都是把硬手;  三是毕业后他一直与老师、同学保持密切联系。当时通讯电池领域的两大****是俄罗斯、美国的两位**。宋殿权的老师,国内学术**鲁国旗先生与他们私交甚好。  所以,正在电池领域摸爬滚打的宋殿权以敏锐的嗅觉预感到:甩开膀子大干的时候到了。  至于如何**,如何把手中技术产业化、规模化,一步步做大,目前这还是光宇的一个“机密”。总之,1992年,掌握了***并付诸实践后,光宇乔迁新址,由河沟街搬到哈西学府路电缆街一带大兴土木,建起了光宇工业园。  光宇集团的第三步是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一步也成就了宋殿权由科研、业务人员向企业家的正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宋殿权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发展得很顺,此前积累的所有辛劳都得到了加倍的回报。  这之前曾经有三个小前奏:收购了东北三大蓄电池厂之一延边蓄电池厂;投资1亿元购买了世界上最先进锂电池生产设备;以重金求得大批“门客”,拥有了一只由百余名博士、硕士组成的研发队伍,以及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三大科研基地。  宋殿权成功了,用一句名人说过的话总结这一切比较贴切,“当机遇敲我的门时,我即时开门了,没让它去敲别人的门。”  虽然对外界有点冷漠,但据了解,宋殿权成名后也时常热情澎湃。几乎每一位外地来哈同学都是他做东“满招待”。虽然很少应酬,但同学聚会他场场不落,还常常是发起人。他的麾下有两个大学同学,都是得力爱将,其中一位是班里年纪最小、成绩最好的老疙瘩。大伙提起宋殿权,一定会说这样一句话:“人好,实在,本分,一点虚的没有。谁跟他来虚的,他跟谁急。”  另据了解,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化学教研室价值十多万元的全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就是宋殿权捐献的。他与哈工大电化学专业合作建立了一个科研基地,科研经费也是由他提供的。  据一位熟知宋殿权的人介绍,他现在考虑的是这件事:创业时即使不是MBA、MPA,也无伤大雅,照样可以打下一片天下;守业时没有MBA、MPA,那就极有可能不灵了,也许会一不小心就成了MBA案例教学中的失败典型了。  也许,这个不喜欢多说话、不喜欢张扬、讨厌多说话的宋殿权又要在沉默中出什么招儿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