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地热静态储量达5000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35亿吨,可发电10.5万亿千瓦时,够全市使用680年。
能源短缺、雾霾围城……根本性的化解之路何在?
解决环境问题,缓解能源危机的希望在哪里?
新能源,就是这样一个被寄予了万千期待的事物。新能源是指在***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等。那么,大庆有哪些新能源优势?新能源在大庆开发利用的现状怎样?它们在大庆的发展前景又如何?
家住北京的张楠,把今年十一**周出行的目的地又定在了大庆。
从2012年开始,张楠每年都要来大庆两次以上。频繁来大庆,对张楠来说只有一个原因:喜欢大庆的温泉。
这温泉就是地热能,它已成为大庆继石油、湿地之后又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
市国土资源局统计数据显示,大庆地热田面积达183平方公里,静态储量达5000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35亿吨,可发电10.5万亿千瓦时,够我市使用680年。另外,5000亿立方米地热水可**经济效益5万亿元,具有*大的经济价值。
1
用地热能发电够全市使用680年
作为新能源领域中**来自于地球内部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也被人们称作“存储在地下的太阳能”。那么,地热能在我市的储量又有多少呢?
2013年,为全面梳理我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市国土资源局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大庆地热田面积达183平方公里,静态储量达5000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35亿吨,是国内特大型中低温地热田。地热埋藏深度在2000米以上,井口水温在40℃—90℃之间,为中低温地热田。地热水中含有锌、硒、钙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折合标准煤35亿吨!记者请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按照一吨标准煤发电3000千瓦时计算,35亿吨煤可发电10.5万亿千瓦时,相当于长江三峡电站124年的发电量。以2013年全市社会用电总量计算,如果全部利用大庆中浅层可开采的地热水发电,其发电量可够全市使用680多年。
业内人士进一步计算,如果按照每人每次洗浴用水量为一吨计算,5000亿立方米地热水够全世界每个人洗温泉近100次。如果按照每人每次能*10元纯利润的话,5000亿立方米地热水可**经济效益5万亿元。
2
地热能已走进大庆市民生活
冬季不烧暖气室内照样温暖如春,这**是美梦,它正在变成现实。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新能源,已走进大庆人的生活。
其实,我市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了。
1975年,位于林甸宏伟乡的**口地热井——“林四井”冒出了**股热水,这里立马成了村里孩子们的天堂。后来,有关部门便在这里建设了一个温泉养生基地。1997年,林甸县在“林四井”附近开发了第二口地热井。1998年,又在县城内开凿了一眼地热井。就在林甸县大力发展地热经济的同时,杜尔伯特蒙古族自*县、肇源县和市区先后发现了地热资源。
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共开凿地热井102口,依托这些地热井,一个个地热大项目拔地而起。林甸县的温泉养生基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县的连环湖温泉旅游区,肇源县的**地热宾馆相继开门纳客……
如今,我市已在室内供暖、温泉洗浴疗养、棚室供暖、种养殖、宾馆酒店旅游等多个领域对地热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地热供暖面积已达到100万平方米。
丰富的地热田经过科学评价和成功开发后,大庆已经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地热能开发的**者和**基地。
3
大庆地热资源将实现**开发利用
从温泉疗养,到居民供暖,再到棚室种植,39年来,大庆探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歇。
但由于大庆地热资源管理相对粗放,个别地方出现了资源浪费现象。而且大部分地热井只有生产井,没有回灌井,废弃水量大而且水温高,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大庆地热资源期待**开发利用。
日前,《大庆市新能源产业链生成与集群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大庆地热能发展迎来重大利好。按照实施方案,我市将把地热能产业打造成东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级地热能钻采服务基地、地热能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和地热能装备制造生产基地。2015年,大庆地热能利用实现直接销售收入10亿元。
方案还对地热能产业发展重点和布局进行了清晰规划。
我市将重点支持大庆市三环钻井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使其尽快成长为东北地区水热型地热能开采的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地热供暖、休闲保健旅游、温室种植等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实现地热能循环梯级利用,建立国家级地热能综合开发利用**基地;重点培育经济效益较高的矿泉饮品和温泉美容产品开发产业。
同时,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企业为地热能开发提供勘探、钻采、利用方面设备,将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的地热能装备生产基地。
以开发利用浅热、水地、干热等热能为核心,围绕进行的勘探、开采、利用、回灌等各个环节以及配套装备产业,正在形成一个发展潜力*大的地热能产业链。
风生水起的地热能,必将成为大庆新能源的又一片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