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算,秋收早已结束。可在林甸东兴乡的农田里,一场“迟来”的秋收正在严寒中进行。大型玉米收割机的隆隆声此起彼伏,一车车金黄的大苞米从田野进了粮仓。
大家都秋收,是谁偏偏不按常理出牌,搞起了“冬收”?
仔细一打听,此人名叫周美宇,是东兴乡红阳村人。2013年,他组建政欣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2万亩,带动216户村民入社。同时,申请成立了千万元农机合作社,种地有了“钢铁助手”。
对于“冬收”的原因,周美宇如此解释:“晚收一个月,苞米的水分降下来了,好储存,价也高。关键是我们的量太大了,九十月份时收割水分大,如果霉变,损失可不小。这笔大账不能不算。”
量大,有多大?平均亩产1500斤,一共1.2万亩,算一算,确实不小。
对话周美宇,记者对他“挣单个农民挣不了*,干单个农民干不了的事儿”这句话印象深刻。
这是他成立合作社的初衷,也是一年多来的经验总结,更是道出了合作社种地与单个农民种地的差别。
多年前,周美宇外出创业,一番打拼*得了**桶金。“虽然挣了*,但心里始终惦记着家乡。”年纪轻轻的他一直有“落叶归根”的想法。
说到为什么办合作社种地,*重要的原因是他意识到农业大有发展。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去的商人,他敏锐地嗅到了“藏”在农村的商机。
成立合作社,*先要过土地流转这一关。腰包鼓鼓的周美宇,在乡亲们的眼中是个有出息的孩子,见面时大家热情地打招呼、说笑。但听到他要搞合作社的想法后,很多人沉默了,因为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搞合作社,在我们这儿算是新鲜事儿,大家都不太了解,刚开始肯定有顾虑。”众人的担心,周美宇早已料到,但没有停止“合作”的脚步。
于是,一次、两次,甚至是三次登门拜访的事儿就经常发生。回忆当初一户挨一户做工作的情景,周美宇向记者复述了一些人的原话:“你别跟我谈,我就种自己的地……”、“今年我同意了,但明年不一定……”。
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沟通中,216户农民带着些许担心、些许期望与周美宇抱团在一起。
丰收的季节,当人们看到了黄澄澄的苞米棒子时,一些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试试看的想法变成了坚定不移。
这些天,周美宇在心里默默算了很多次账。粗略计算,入社社员的亩收入在600元至650元之间,比非社员高出100多元。以一家三五十亩地计算,能多收入五六千元。
“把地给合作社跟自己种没差多少,还省心省力。”对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村民希望入社就足以说明问题。
据合作社统计,明年的“版图”将继续扩大,东兴乡的红阳、义和、旭日3个玉米种植村的3至5万亩会进入“合作”序列。
除了土地的收益,还有来自打工的收入。周美宇介绍,今年合作社的雇工都是社员,光工资*,合作社就拿出30多万元。统计下来,这一年,用工已达四五千人次。
社员的利益得到了**,那合作社的*头儿在哪儿?周美宇直言有两点,一是机械化作业,省下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二是提高了单产。今年,合作社的亩产达到1500斤,而往年的产量在1000斤上下。
“单纯靠种地,合作社是没出路的。”采访中,周美宇语出惊人。
如何解释?他用自己的下步打算做出了回答:土地流转的前提是**入社农民的利益,之后才是合作社的,这部分利润正随着流转费用的增高在减少。所以,合作社**不能“一条道跑道黑”,要学会多条腿走路,学会分散风险。
目前,政欣合作社已着手准备搞粮食加工和养殖,也是为“走出”土地的人们另找一条**道儿。
种地、加工、养殖,多元经营,循环发展,合作社才能走得远,有账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