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开发设计了一个科技产品,并把产品资料公布在网上,另一个人按照网上的资料造出了同样的产品,然后再进行改进优化造出新产品,同样把产品资料公布在网上,然后是第三个人、第四个人……第N个人都做了同样的事——就这样,一个拥有无限生命力的创新循环开启了,无数**的科技产品诞生了,这个创新循环就是当前在**范围流行的创客开源运动。
这些被开发的科技产品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开源硬件。如今,在冰城也出现了这样一批为创客服务的创客,他们不仅分享自己的设计,还创办提供开源硬件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把帮助人们搞****变成了一个行业。
创新供应商长啥样——
规模“小小微” 业务“高大上”
冰城创客们的公司大都名不见经传,有些规模甚至比小微企业更加小微,然而他们做的业务却很“高大上”——为有****需求的机构或者个人提供硬件材料和技术服务,帮个人创新者把心中的设计创意快速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原型,并帮助这些硬件原型实现小规模产品化。
哈尔滨极趣客公司就是典型的创新供应商。公司创始人贝振全通过一单小生意展示了开源硬件公司如何“贩卖”科技创新:北京一创客设计了一个新型PM2.5空气检测器。为了把创意变成现实,他找到贝振全的公司,购买了小贝设计的控制板、传感器、显示屏等元件,并在创新供应商的技术支持下很快造出了新型PM2.5检测器。当然,这位创客也可以选择不购买小贝的产品,而是根据小贝公司开源的产品资料,自己制造那些元件。PM2.5检测器造出来后,如果这位创客想把它小规模产品化检测一下市场反应,小贝的公司也可以帮他实现。所以,冰城开源硬件企业做的工作,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把科技以开源(开放知识产权)的形式提供给以个人创客或小团体为主的有创新需要的人,让人们方便地获得科技,去实现自己的“**梦”。
小身体迸发大能量——
“重构”创新成本 “降服”科技**
“极趣客”公司客户名单上有一串名字让记者“深感震惊”: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欧姆龙(中国)等一大串科技**的名字赫然在列。小贝说:“除了个人创客,我们的顾客还有不少实力雄厚的机构创新者,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和国内外科技公司。”
一个开张不到5个月、只有两三名员工的小企业,凭啥能把科技大佬变成了自己的客户?贝振全解释:“人家买我们的产品并不是说人家不会做,而是因为买比自己做更划算。同样,对于个人创客或发烧友而言,做一块很小的电路板可能需要购买超过几十种的材料,完成不计其数的工序,做一个完整的硬件产品如果全靠自己,那么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等成本*大。开源硬件公司搭建的平台能够大幅降低创新成本和技术门槛。”
****本开源硬件中文指导教材《爱上Arduino》的翻译者、哈尔滨奥松机器人公司创始人于欣龙的比喻更为生动:“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建一座城堡,开源硬件就是建城堡的*石。而在开源硬件公司出现前,建城堡前必须先自己建窑烧砖。而现在,建窑烧砖的活儿有人替你干好了。”
创客们的商业模式——
靠个人影响力实现粉丝销售
我市开源硬件公司的产品,大都是在公开源代码产品应用基础上改进研发的。同时,冰城创客们也秉承着“开源”理念,分享自己的产品技术。杜洋工作室每隔四五个月就会开源一批产品,目前70%的产品和技术都已经通过官网对外开源。剩下的30%以后也会陆续开源。创客贝振全同样经常通过期刊分享自己的设计作品,其中甚至包括为欧姆龙公司设计的全向移动平台的产品雏形。而“奥松”则通过技术博客、**等方式,免费为国内外创客提供应用源代码等相关资料。
“坚守开源理想,不怕作品被恶意抄袭贩卖吗?”面对这个问题,小贝很淡定:“很多客户之所以选择我们,就是看中我们产品背后附加的服务价值,别人可以抄袭我的作品但不能复制我的服务。”这也是创客做企业的商业模式:把单纯卖产品变为卖产品加服务的模式,通过创客个人影响力和**的技术服务增加用户黏着度。杜洋的回答则从侧面印证了小贝的观点。“我们的教学视频等技术服务很受欢迎。现在工作室微博、**粉丝数已达四五千,每一位粉丝都是我们的固定客户。”粉丝销售模式靠的就是创客的个人影响力和****的服务。此外,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是避免恶意抄袭的杀手锏。
在开源时代,专利同样必不可少。以“奥松”为例,作为国内外知名的开源硬件提供商,大量开源自己产品技术的同时,拥有4项注册商标、2项**专利、6项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因为企业开源的前提永远是生存。通过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是生存的需要。
“奥松”的做法告诉我们,把绝大多数产品技术与全社会分享,同时通过申请专利把生死攸关的技术保护起来,是社会整体科技进步和企业个体商业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可以说,开源运动与专利保护看似完全矛盾,却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促进创新。
产品便宜易用性强——
哈籍创新供应商开拓海外市场
除了创客小贝的公司,像创客于欣龙的奥松机器人公司、杜洋创办的杜洋工作室等,都是土生土长的哈籍“创新供应商”。
伴随着创新浪潮、创客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原本被视为冷门的冰城开源硬件公司的生意越来越火。“奥松机器人”公司可以被看做是我市开源硬件和相关机器人的龙头企业,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力,其开源硬件及教育化机器人产品年销售额已达500万元,而且每年都在成倍增长。杜洋工作室每年销售额达40万元左右。而成立仅5个月的“极趣客”销售额虽没法和前辈比,但每月都保持着50%左右的销售增幅。
打开“奥松”公司的发货地址栏,记者看到美国、加拿大、韩国、以色列等国家赫然在列。于欣龙表示,“奥松”的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海外订单占总订单数的15%。
冰城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凭什么在先从科技强国兴起的市场上攻城掠地?“在质量没有差别的前提下,我们的产品比国外更便宜,做了更多优化,所以易用性更强。”于欣龙一语道破我市企业力压国外开源硬件提供商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开源硬件的客户群主要来自创客集中、创客文化浓厚的地区。因此,一个地区对开源硬件的需求量能够直接反映该地区的创新生态、创新氛围的好坏。以“极趣客”为例,来自于北上广及江浙的订单比例就超过五成。
目前,这个服务于草根**家的科技创新行业在冰城虽然刚萌芽,需求量从绝对数量上比不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但增速却非常迅猛。杜洋工作室的创始人杜洋说:“五六年前,我刚创业时,哈尔滨一年一个订单都没有,2010年实现了零的突破,2011年开始订单多了起来,且每年的增幅超过15%。”这充分说明冰城民间创新氛围正在形成且呈加速发展趋势。
开源时代商业权谋——
先免费再获取*大商业利益
如今智能手机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而安卓操作系统则像Windous统治电脑一样,统治了我们的手机。其实,安卓系统就是谷歌在开源软件Linux基础上开发的手机开源软件。谷歌开放了安卓的源代码(开源),自己从安卓系统上获得的利润微乎其微,却让三星、小米等*头赚得盆满钵盈,让开发安卓APP的草根也得了实惠,让智能手机更加廉价。
如果你认为谷歌是在学雷锋,为人类科技作贡献那就错了。
长期以来,微软和苹果被认为是谷歌最大的竞争对手。如今,开源的安卓系统不仅直接冲击了苹果手机的市场份额,更间接地撼动了微软Windows在软件江湖的大哥大地位。因此,谷歌开源追求的不是当下的市场份额,而是未来的思想份额。当安卓操作系统已经像Windows那样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赢得足够的思想份额时,一个谷歌主导的商业生态系统也随之建立,这就是谷歌的“阳谋”。由此,我们窥见了开源商业模式:即先通过免费使用的方式吸引用户数量,等规模足够大,人们离不开它时,庞大的用户群便会衍生出无法想象的商业利益。
以杜洋工作室为例,通过开源自己的产品、提供免费教学视频等方式吸引了全国众多的粉丝,针对部分高端客户推出一些收费教学视频。这种先吸引用户数量,形成一定的思想份额,提供多数人免费,少数人付费的服务模式,可以被看作是开源商业模式的雏形。
记者手记
下一个“苹果帝国” 也许就在你家隔壁
三十多年前,在美国加州乔布斯家的车库,“苹果帝国”发端于此。然而,那是在一个封闭的创新空间、一个专利壁垒屏蔽开源之光的年代。如今,冰城创客们的工作间同样潜藏在这座城市不知名的街头巷陌,但比乔布斯幸运的是,他们成长于一个开源精神渐成趋势的新时代。也许,用不了三十年,下一个“苹果帝国”的发端之处就是冰城的某个角落,没准就在你家隔壁。
对于每一位冰城市民来说,在这个创客文化兴起的时代,在这座开源星火点亮的城市,无论你是“技术宅”还是“文科男”,无论你是土豪还是屌丝,只要你有一颗想要改变世界的心,有一双善于****的手,你都将比乔布斯更容易成为“乔布斯”。
名词解释
开源硬件
智能手机上的安卓系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安卓实际上就是一款开源软件(开放源代码)。开源硬件和开源软件类似,说白了就是硬件的开发设计者将硬件的全部资料,包括电路图、材料清单和电路板布局数据等资料对外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制造产品或者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出新的科技产品。比开源软件开放度更高的地方在于,开源硬件可以被允许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