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丁大勇家,有个年加工5000吨大豆的制油厂,可以说“日进斗金”,但这些年他家也受了不少挫折。
丁大勇是林甸县四合乡永和村人。20多年前家里开个榨油坊。他从省城食品加工学校毕业回来,看见父亲没了4个手指头,那是几天前榨油机“咬”掉的。
“不干这行啦!”他对父亲说。
“不能停。”父亲说这冷榨出的油香,屯邻*着买,得接着干。
接着干,丁大勇挑起大梁。母亲更是贪黑起早,*着拎油桶,抬豆子。
猛干两年,丁家又加了4个垛。有了日加工8吨大豆的能力。
2004年,更大的挫折来了,外国人以非常手段,**了中国大豆市场,大部分制油企业掌控在外资手中,丁家举步维艰。
2006年,本来就本小利微的丁家作坊,又加了8个垛,日加工大豆15吨。虽说挣的是微利,但不愁卖,丁家每天在沉重的劳动中支撑着。
2010年5月10日,为了把产品打进南方市场。丁大勇在上海产品展销会上签下了30万元订单。为了这,丁家放弃家乡市场,全力备货,到7月15日交货这天,才知道受骗。
“怎么能干出这种事?”丁大勇对行骗之事恨之入骨,苦闷之中,他抑郁了。
“2013年春,我突然好了。”丁大勇说。原因是国家对小微企业有了支持。丁家那“北国温泉牌”冷榨非转基因大豆油以每斤11.8元摆进超市,供不应求。
正当丁大勇眼前一片光明的时候,突然间又冒出一件事:一位内蒙古的经销商来推销大豆,价格每斤贱不少,出油率能高出1倍。
“是转基因的吧?”丁大勇问。
“你榨的是油,挣的是*,问那些有用吗?”客商来个反问。
“当然有用。”丁大勇急了,他说国家农业部对转基因有明确规定:*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后才是主食作物。
“咱搞加工,搞经营能违背这个规定吗?”丁大勇理直气壮。
“你不聪明,受穷去吧。”客商悻悻而去。
“你为什么**?”记者问。
“坚守。”丁大勇说,在转基因食品没被安全认知之前,做为生产加工企业,我必须坚守。
“你将如何坚守?”记者问。
坚守之一:原料除了自己合作社种植,再就是从讷河、嫩江一带“国家非转基大豆**保护区”**定人收购。每次拉大豆都是自己到现场,用眼睛盯着,不让别人插手。
坚守之二:打出包装,印上“北国温泉”冷榨非转基因大豆油字样,给消费者一个知情权。
坚守之三:他的产品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商业联合会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的大豆非转基因,大豆油营养成分及有毒物质,大豆油质酸含量检测**合格,给消费者一个安全。
坚守!这是丁家企业的理念,是丁大勇的行为,更是这位小人物的信仰志向。
“可敬”记者脱口而出,一个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创二代”,为了更多人的食品安全,还在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不能不说是位勇者。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