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是国家发改委,一方是**移动芯片行业的**老大。2014年2月19日,在价格监管与反垄断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证实:发改委对高通公司开展价格垄断调查的消息属实,调查仍在进行中。
许昆林透露,对于高通公司的反垄断举报来自于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举报反映的主要是美国高通公司**滥用其在无线通讯标准必要**市场和手机芯片市场上的支配地位、实施价格垄断行为,主要包括不公平的高价、歧视性定价、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
这是国家发改委在介入调查后的*次公开表态。这**距高通遭遇反垄断调查已有三个月。
相较反垄断案的诉讼审理,反垄断行政执法的标准难以把握,一般*后也不公开执法决定的法律说理。高通案本身涉及大量知识产权中标准**的问题,更使得反垄断法的应用异常复杂。不过,对执法机关来说,在2013年11月19日启动调查前,已经有了可资借鉴的司法经验。
此前2013年10月末,华为公司与美国交互数字公司(IDC)的诉讼在广东终审审结。这场司法裁判同样涉及标准**人的价格垄断问题,它对于高通案中确立相关市场的范围、判断高通是否具有并且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等,提供了参考。
这次利益博弈的大背景,是各方对于4G市场正在进行的角力争夺。时逢中国电信产业从3G时代迈入4G时代,新一轮洗牌已然开局。在这个关键时刻,这场执法调查涉及哪些方面、沿用什么判断标准、进展如何,又将带来怎样的“蝴蝶效应”?
“突袭”前后
2013年11月19日下午16时许,在微博上由一家电商公司发起的在线访谈中,美国高通公司业务拓展**副总裁沈劲被问到,针对4G终端市场,高通目前已和多少家终端商有相关产品计划?
“在中国移动的LTE测试采购中,使用高通芯片组的终端数量名列**;相信大家即将看到的*早一批上市的4G终端中,绝大多数将采用高通芯片组。”他回答说。
这个答案,除了折射出高通目前的实力和市场份额,也无意间成为它此番遭遇反垄断调查的*佳注脚——在这次网络访谈前后,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所辖执法调查处的工作人员,同时突击造访了高通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办公室。
据一位了解调查情况的人士称,在这次“突袭”中,调查人员带走了公司在价格、市场方面的电子资料,并向高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问题主要覆盖两方面:*先是高通芯片的价格,其次是高通在其他国家受到的反垄断调查。
对前者,高通需要向发改委说明,所有涉及中国市场的芯片和技术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成本包括哪些,同时,它们在过去几年中的价格是如何变化的,变化的依据是什么;对后者,发改委意图了解在日本、韩国、欧洲,高通涉及的反垄断调查都被问了哪些问题,涉及哪些方面。
在这一过程中,高通并不清晰发改委的主要调查方向。但从提问的内容来看,调查方向很可能是围绕《反垄断法》第三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展开。
虽然在很长时间内,事件双方都没有对外表态,但外界可以通过对高通产品特点、销售模式以及市场格局的分析,从中一窥端倪。
目前,在**移动通信芯片设计领域的企业中,高通处在金字塔尖。在3G时代,由于高通**制定了庞大的3G技术标准,在CDMA通信领域取得大量基础**,所以**绝大部分芯片生产商和终端生产商只要生产3G设备,就绕不开要向高通缴纳的**“保护费”;另一方面,在研发和整合上,其实力也远超竞争者,能够提供适合全世界所有3G和4G制式的芯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