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发现不晚于新石器时期岩画遗痕

2014-09-01来源 : 互联网

记者1日从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队8月下旬在大兴安岭北山洞发掘出不晚于新石器时期的红褐色岩画遗痕。这一发现已获得黑龙江省文化厅派出的**组考察认定。

负责这一发掘工作的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评春说,发掘地点初步发现了新石器至鲜卑时期的不同文化层,在这些不同时期文化层下的洞内石壁上,清理出土残存的红褐色彩绘遗痕,纹样已辨识不清。

**组成员之一,黑龙江省文化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盖立新表示,发掘出的压制石刃、刮削器、磨制石锛等器具是典型的新石器时期的代表,根据不同文化层的叠压关系,可以认定红褐色岩画绘制不晚于新石器时期。

2012年至2014年期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合作开展岩画考古调查工作。考察队在东起呼玛沿江乡狐仙洞,西至漠河西北的仙女洞岩画地点,直线距离约430公里;北起黑龙江边的绥安站小黑石砬子“凤凰”纹样岩画,南至八十八岭岩画,约390公里,共16.7余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先后发现31处岩画地点,共计约1600余彩绘画幅。

“目前**上发现的岩画大多在洞顶或石壁上,这次发现的岩画遗痕是在新石器时期文化层下面的岩壁上,这为岩画时期认定提供了考古学坚证。”赵评春说,通过下一步工作,有望解决大兴安岭彩绘岩画的年代问题。

据介绍,大兴安岭北山洞的这次发现除了压制石刃、刮削器、磨制石锛等,还出土了精致的玉石材质石核、砣工石质容器残块、陶器口沿、玛瑙珠、料珠等文物标本。

赵评春说,大兴安岭地区所发现的原始岩画,全部为红褐色彩绘岩画,颜色深浅与其暴露朝向,风雨侵蚀程度不尽相同有关。各个岩画地点广泛分布在群山深处相对凸立的山峰“石砬子”的岩壁之上,人类活动不易到达。一般在石砬子前有可以站人的狭窄小坎,或是峭壁前的一个缓台。

他表示,根据彩绘岩画制作手法、绘画风格、纹样内容,甚至留下的彩绘手指印痕,初步判断属于原始艺术形态。颜料当属于人为调制红色液态颜料,人工直接用手涂绘。绘制应该在温暖季节进行。

据介绍,通过实地考察,已经可以分辨出大兴安岭岩画所绘各式人物的男女之别。突出的是在岩画人物中,有些男人**凸显,身体比例高出其左侧略矮且无男性特征的女人。同时,还有分别具有男、女不同性别特征的人物组合排列。还发现有头插三根翅羽冠饰的人物形象,勾勒出轮廓线,举起带有手指掌的人物形象。

彩绘岩画动物纹样有狼或犬、马、野猪,鹿、虎、飞鸟和似龟形等图案,其中还发现一条“S”形,头上排列有四支立角状的“龙”纹图腾。相对比较抽象的图案有日、月,以及大圆圈纹,圈内有两个人形和小三角形图案。另外还发现了两个“梳子”形特殊纹样,向下分别为七齿和五齿形。

赵评春说,各种岩画连续记录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它是人类描绘在岩石上的一部远古史。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关系,古人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无论是从人类学、远古史、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角度,还是从人类早期思维意识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和挖掘,都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