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其实是个高危选择,大家看到成功的创业公司背后都倒了一大片。不少今天很成功的企业,当初都经过九死一生。 那么,创业初期要如何找人,怎样留住核心人才,做事原则与创业心态又该是怎样的?
一、创业初期如何找人?
创业要成功,*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找人。无论什么样的企业,找**的人都很困难。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种办法:**、花足够的时间找人,至少 70%;第二、把现有的产品和业务做好,展示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筑巢引凤。小米创立初期,规模小,甚至连产品都没有,如何组建**的团队,如何获得对方的信任?所以在*开始的半年,我花的80%的时间都在找人上。我虽然是连续创业者,但没有玩过硬件,*难搞定的,就是**的硬件工程师。我的做法其实挺“笨”的,就是用韧劲。我用excel表列了很长的名单,然后一个个去谈。
1、要用*好的人
我有个观点,要用*好的人,在核心人才上面,一定要不惜血本去找。这些**的人大多有所成,你要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答案,为何要舍去目前的一切和你一起做看似“疯狂的事情”。那时候每天见很多人,跟每个人介绍我是谁谁谁,我做了什么事,我想找什么人,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见面谈谈。
结果失败的比例很高,我每天恨不得从早上谈到晚上一两点,仍迟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大的煎熬。但我相信事在人为,创业者招不到人才,只是因为投入的精力还不够多。为了找到一个非常**和出色的硬件工程师,我连续打了 90 多个电话。为了说服他加入小米,我们几个合伙人轮流和他交流,整整 12 个小时。
当时他没有创业的决心,始终不相信小米模式能**,后来我开玩笑问他,“你觉得你*多还是我*多?”他说:“当然是您*多。”我就对他说:“那就说明我比你会挣*,不如我们俩分工,你就负责产品,我来负责挣*。”*后他“折服”了。为了找硬件负责人,我们几个合伙人和候选人谈了有两个月,进展非常慢,有的人还找了“经纪人”来和我们谈条件,不仅要高期权,而且还要比现在的大公司还好的福利待遇,有次谈至凌晨,我们一度接近崩溃。中间倒是有一个理想人选,一个星期谈五次,每次平均 10 个小时,前后谈了 3 个月,一共谈了十七八次,*后一刻,这个人对于股份“无所谓”,我还是比较失望,发现他没有创业精神,不是那种我想要的人。
2、找人的两个要素
**、要*专业。 小米的合伙人都是各管一块,这样能保证整个决策非常快。我要放心把业务交给你,你要能实打实做出成绩来。第二、要*合适。 主要是指要有创业心态,对所做的事要极度喜欢,有共同的愿景,这样就会有很强的驱动力。三个月的时间里,我见了超过 100 位做硬件的人选,终于找到了负责硬件的联合创始人周光平博士。**次见面的时候,我们本来打算谈两个小时,从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但一见如故,一直谈到了晚上12点。
后来,他告诉我,愿意加入小米的*后一锤子推力,是我跟他说,必要的时候,我可以去站柜台卖手机。所以,创始人到底有多想做成一件事情,在聊的过程中对方也在判断。如果你没有我那么多名单可以聊,你可以先问问自己,你*希望自己的合伙人是哪个公司的人,然后就去那个公司楼下咖啡厅等着,看到人就拉进来聊,总能找到你想要的人。 我以前还用到过一个“笨办法”,到处请教“你认为谁*棒”,问了一圈下来,就有名单了。
找人是天底下*难的事情,十有八九都是不顺的。但不能因为怕浪费时间,就不竭尽所能去找。我当时每天都要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招募人才,前 100 名员工每名员工入职我都是亲自见面并沟通的。这样招进来的人,都是真正干活的人,想做成一件事情,所以非常有热情,会有一种真刀实枪的行动和执行力。
二、如何留住核心人才?
打造利益共同体,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用人要懂得包容。1、打造利益共同体有竞争力的报酬并不等于重金、高薪,我定了一套组合方案。邀请任何人加入的时候会给三个选择条件,他们可以随便选择:1)你可以选择和跨国公司一样的报酬;2)你可以选择2/3的报酬,然后拿一部分股票;3)你可以选择1/3的报酬,然后拿更多的股票。
实际情况是: 有10%的人选择了**和第三种工资形式,有80%的人选择了第二种,小米工资“2/3的报酬”也是不低的数字,足够员工照顾生活,因为他们持有股票,非常乐意与创业公司一起奋斗,共同成长,战斗力也会很足。而小米初期的员工,每个都投了*,大家是真正破釜沉舟地愿意去参与创业。所以当时我每天都“战战兢兢”,因为每个员工都可以到办公室去问“雷总我们公司办得怎么样了?”但也因为这样,大家花自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不会轻松把*打水漂。
2、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我们努力去营造一个中高端人才的环境,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创业公司都清楚人才重要,所以很重视内部培训和提升,但是往往做不好。我觉得主要问题是没有设置专项的培训费。没有费用预算,人力资源部不会当成专门的事情来做,也没有办法引进好的讲师和好的课程。落实培训工作,必须有专门的预算和专人负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企业有绵绵不断的执行力、创造力。
3、用人,要懂得包容
大多创业者找到人以后,会有一个新问题出现。企业在发展,你追求的目标比你现在的能力总是要高一些,你会发现,很多岗位的人都不合适,同时又付不起很高的价*来请人,只好小马拉大车。我本人*开始是做技术的,转换成管理者的过程之中,我自己*大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学会宽容。在你的眼光看来,这个小马一看上去就不合适,但你要容忍他现在的能力和他身上一些不完美的东西,然后告诉他应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再通过学习和培训帮助他提升能力。
在创业型的企业里面,找问题实在是太容易了。那么,反过来是不是能够一眼就看到这个小企业身上,或者这个人身上的优点?小马能够拉大车,我觉得核心就是宽容,要拿放大镜看他的优点。光看到这个人有学习能力还不够,关键还得给他足够的培训和方向指导,一步一步让他提升能力去适应。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