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包,又叫大列巴(列巴是俄语面包的音译),由俄罗斯传来,现为哈尔滨一绝。这种大面包为圆形,有五斤重,味道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
大列巴是哈尔滨特产。大列巴之名,体现了中西文化之融合,“列巴”是俄罗斯语“面包”,因为个大,所以前面冠以中文的“大”字。作家秦牧当年来哈尔滨有句“面包像锅盖”的比喻,说的就是秋林大列巴面包。它的标准直径在23-26厘米之间,厚度也在16厘米以上,面包净重有2公斤,它的膨松程度比一般的面包要厚重些。拎在手里沉甸甸的,所以一般从哈尔滨带这特产礼物送人可是礼重情义更重的。
原 料:白面粉全麦粉 鲜酵母精盐植物油鸡蛋。
操作:
1、两种面粉加盐混拌均匀。
2、鲜酵母用温热水化开,掺入面粉充分揉匀成面团,用湿布盖住,置温暖处发酵1/2-1小时至体积增倍。
3、取出面团、置面板上,轻揉约5分钟,作面包生坯,摆于烤盘上(烤盘要涂油防粘或垫一层烤纸),再发酵约15分钟。
4、烤箱预热至200℃,面包坯表面刷鸡蛋浆,置于中层,烤15-20分钟即成。
大列巴(大面包)是**人传统的主食。俄罗斯每个农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各个家庭到面包炉定期烤面包。平时只在家里吃储存的面包,因此面包制作的特别大,吃时切下一片。久而久之,形成了特有的技艺和风俗。1898年**人在中国修建中东铁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人大量涌进哈尔滨。为满足他们传统的衣食住行需要,1900年**人伊万.雅阔洛维奇.秋林开办秋林洋行哈尔滨分行,并设立面包等食品作坊,专门生产**人喜欢的大列巴等传统食品。这就是哈尔滨秋林食品厂的前身。[2]
这种大面包香味浓郁,口味微酸,比较适宜储存。圆形,直径可达33厘米,四五斤重。初期,技艺主要掌握在**技师手里,在哈尔滨传承了两代。1953年由中国**接收,俄罗斯师傅手把手地把面包制作工艺教给了中国师傅,沈宝聚、王占先是华人**代技师。至今,在哈尔滨人手中又传承了三代。目前,哈尔滨秋林食品厂生产的大面包一直沿用的传统手工工艺和设备。曾经有俄罗斯食品加工人士来哈尔滨参观了大面包制作工艺后,非常感慨其形成了*具特色的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地域性饮食文化,并说:“这项传统工艺在俄罗斯很多地方已经失传了。”经过**的沉淀,这一食品已与中国饮食文化相结合,成为哈尔滨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