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上了年头的东西,比如一本流行于上个时代的书,难免会让人怀疑它的效力是否已过时,会否因为物是人非而产生了“杂质”,在今天是否还对人有益。这并不适合用来说大卫•奥格威的作品,在*近的旅行中,每到一站。
我都把《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拿来闲翻,此书轻薄是个原因,另外,它和我刚刚经过的几个,有着纯朴民风的边陲小镇一样,仍保留有一种简单、质朴而真诚的穿透力,读起来如沐春风,想想看,这些文字毕竟写在1962年。
奥格威是奥美广告***,是为数不多的,能为圈外人熟知的广告人,他在接近40,准确说是38岁时才**事业,取得的成就又如此*大,这是不是很矛盾?
想想被董事会一脚踢出后,42岁才重归苹果再执帅印的乔布斯吧。《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也尝试告诉我们,当男人们经历过冷酷现实的反复锤炼,铅华洗尽、匠气不存,他的话才更加具备了某种直指人心的能量。
“我从来不想揽那种很大很大的客户,因为一旦失去这样的客户,后果是我承担不起的。要是揽上这样的客户,从给他做广告的头**起, 你就不得不战战兢兢地过日子。一个广告公司如果被吓得失魂落魄,它就失掉了提出坦率意见的勇气,而一旦你失掉了这种勇气,你也就变成了低贱的奴才。”
前些年流行一个故事,说某记者干得不错,报社就给他加官进爵涨工资,于是一个昏庸的副主编、操盘手诞生了,而一个**的记者消失了。
公司、客户或合作伙伴,无论面对什么人,是否能对他们保持“提出坦率意见的勇气”,值得成为我们面临选择时的一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