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亮工资条:长江学者每月工资仅一半到手-其余的去哪了

2017-05-26来源 : 互联网

**时期,一九二七年九月十二日教育行政委员会修正公布《大学教员资格条例》中大学教员薪俸表定下了教授400至600圆,副教授260至260圆,助教100至160圆的标准。

当时辅仁大学有个教授叫英千里,他在辅仁任教的同时还兼着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为两校学生教授英国文学。同时打3份工的英千里*多的时候一月能拿1000多元大洋,英千里的儿子英若识多年以后还记得有一次父亲领了薪水,“把大洋往桌子上一堆,让我们小孩儿趴在桌子上抓着玩儿”。

英千里其人如今已知之者甚少,但大家都熟悉**演员英达。英达曾在电视剧《围城》中扮演了赵辛楣一角,****地刻画了一个**大学教授的形象,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他就是英千里的孙子。

具《**教授们的经济生活》一文中所载,“1920年左右北京“四口之家,每月12元伙食费,足可维持小康水平”。

当时的物价还不是很高:新建的有轨电车路线,以前门天桥为中心,环城一圈,从宣武门到崇文门,车票只要8分*;

1元*可买8斤猪肉,或者舒舒服服地吃一份一汤三菜的西餐,包括面包、黄油、果酱、咖啡,还有一些小吃;2元*可买一袋上等面粉。

北京城内一座8-10间房的四合院,房租每月只需20元左右。”而在1924年,鲁迅花不到1000元买下阜成门内西三条的一套四合院,现在想买一个四合院,做梦吧,亲!

易中天先生说过,“即便我贫穷,我也乐道,不是说乐道一定要贫穷。谁规定说知识分子就该贫穷,谁规定说读书人就该贫穷,而先富起来的就该是挖煤的挖油的?什么道理啊?如果说一个社会,读书的人、**知识的人、**文化的人是穷兮兮的,这社会是合理的社会吗?”

简单对比一下**和当今的购买力,不太贴切,大家凑合着看。

30年代上海普通行业男工20大洋,购买力折算相当于现在1200元。(上海30年代一个大洋大约6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技术工种,印刷,造船,邮政工人工资高的多,4000的也有。但是岗位**。

当时厨师,服务员,商业员工资都低,所以外出吃饭很便宜,原料价格加不多就是菜价,和今天的菜价**不同。

当然,也有人说,**那么高的文盲率,当时的大学教授和今天的院士一样稀缺。

收入确实高,但是也没太离谱,300大洋只是对比体力劳动者和官员很高而已。今天的院士年薪**太普通了。

总结一下,大学教授的工资相比体力劳动者,优势比**缩小了很多!不过体力劳动者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大上海没有买房的刚需,可以睡大通铺,而老一辈教授都有福利分房,工资不太高但也不用做房奴。

可能年轻的大学老师面对高额的房价,成为*大牺牲品。

02

为什么工资其实不低拿到手的却很少?

月薪1万,你只能拿到7454.30元,而你老板要付出的是14410元。

雇主每月付出了14410元,职工个人拿到了7454.30元。之间6955.70元的差额,究竟去了哪里?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