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这几年房地产市场上面临着土地成本增加、经营成本增加以及其他因素导致房企利润率不断出现下滑态势,近几年行业平均利润率均不足10%。然而,今年上半年,已发布上半年业绩房企的平均利润率出现上涨,再度回归两位数。
从已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的近90家房企表现看,78家A股上市房企合计净利润达到了341.3亿元,净利润率为11.6%,过去三年这一指标均是个位数。也就是说,创下了三年以来*高值。
这个数据很显然与当下严密的楼市调控有点格格不入,看似矛盾,分析起来,实则有其背后的原因。此时有各种声音,表示楼市调控不管用,赶紧撤掉吧。安家融媒认为,房企业绩和利润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调控无效,甚至别有用心的人在混淆视听。其实,数据的外化表现与调控一点都不矛盾。
我们都知道为什么要调控?是因为市场过热了才会调控,那自然数据反映出来一定是先好后坏,而调控的反应是滞后性的。很多房企的业绩增长实际上是在调控前或调控初期实现的,而结算的时候可能是深度调控,所以让人感觉到,深度调控却业绩大涨,不符合逻辑。这是一种时间和感官的错位,没有毛病。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是,三四线城市在无调控背景下才导致这一轮的大幅增长。很多大房企虽然一二线城市遭遇市场的冷清,但是多数在三四线城市也有布局,这里市场的大涨也让他们收获颇丰,对整体业绩的增长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如今的房企分化很严重。就像购房者一样,有*的是*富可以买很多套房子,没*的一套都买不起。所以一平均下来都好像业绩很好,房子很多。实际上呢?实际上,大房企的吸附能力太强,一些中小房企惨不忍睹。
安家融媒认为,虽然我们看到不少房企业绩增长,利润提升,但是并不能改变房地产趋势性下行的局面。*先,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房地产周期性回落就意味着房价的下跌,其实,周期性回落是一个大的趋势,而房价短期内涨涨跌跌都属于正常现象。
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确立后,就意味着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打动动力即将结束,房子不可能继续成为投资主体,其投资属性将会被弱化,居住属性被强化。目前加大实际居住供给则正是该理念的表现。所以,房地产在大调整这不是一句玩笑话,很多人当耳旁风。
对于一些过于乐观的开发商而言,恐怕未来没有你想的那么美好。这时候有不少房企开始傲娇得提高业绩目标了。房企整体销售数据升温,多家房企在完成年度过半销售目标后,纷纷调高全年销售目标。碧桂园已将全年销售目标由4000亿元上调至5000亿元,上调幅度达25%。富力地产也表示,将全年协议销售目标提升至800亿元,比此前宣布的销售目标730亿元上调9.59%。龙湖地产也宣布,前七个月已完成1030亿元销售额,距离原定的1100亿元目标仅一步之遥,因此将全年销售目标上调至1500亿元,上调幅度达36.36%。
其实,对于一些大房企由于战略的**部署完成新目标还是有可能的。但是这种行为会造成**效应,一些不明就里的中小开发商会盲目跟风,以为市场会大好,结果不但没完成业绩,还让自己失去了很多回笼资金的机会。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